大寒是几月几日农历(20日大寒今冬最后一个节气)
20日大寒,今冬最后一个节气,大寒后天气还冷吗?看农谚咋说!
根据《二十四节气歌》我们知道:秋处露秋寒霜降, 冬雪雪冬小大寒。其中小寒、大寒是一年中最冷的两个节气,尤其是大寒节气还是最后一个节气。小寒结束了,也就意味着温暖的春天要到来了。
而今年的大寒节气是在1月20日,农历是腊月初十,这一天和往年有点特殊,因为往年都是在腊八节后一段时间才交大寒节气,而今年的打腊八节和大寒节气都快要重逢了。
那大寒是冬季的最后一个节气,之后还冷吗?什么时候天气才变暖和?答案来了,我们看看农谚咋说的!
大寒后天气还冷吗?看农谚怎么说
在古代的时候,都是以“四立法”来划分四季,像立冬是冬季的开始,而立春是春天的开始,标志着寒冬结束了,因此大寒就是冬季的最后一个节气,标志着一年中最冷时段的到来。
也因为这些原因,对于大寒节气当天的天气情况,人们会格外关注。而大寒节气后还冷不冷,老祖宗传下来的很多农谚中就有答案,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
①小寒大寒,冷成冰团。
这句农谚的意思比较简单,说的是小寒、大寒节气的时候天气特别的冷,外面的很多东西都被冻成了冰团,这也直接描述了小寒和大寒这两个节气的寒冷程度。
在小寒节气的时候基本是在数九寒天中的“三九天”,而大寒是紧随其后,因此是在“四九天”期间,而根据老祖宗的经验“热在三伏,冷在三九”,所以在三九、四九期间往往是最冷的。
在这期间,气温极低,寒冷仿佛要将一切都冻结成冰。这样的描述在强调这一时期天气的严寒,也提醒人们要注意保暖。
②小寒不太冷,大寒三九天。
不过也有例外,那就是并不是所有的年份小寒天气都是最冷的。而这句农谚的意思 说,如果小寒节气的时候还不太冷,那么到了大寒节气就会特别的寒冷,即大寒节气就是“三九天”。
类似的农谚还有“小寒天气热,大寒冷莫说”,这句农谚首先指出,小寒和大寒在冷暖程度上存在一些差异。如果小寒节气到了还并不会感到太过寒冷,但到大寒时往往严寒已经达到了顶峰。
也就是说这一年的“三九天”推迟到了大寒节气的时候。但是也可以反过来,如果小寒节气非常的寒冷,那么大寒节气的是就不会太冷了。
像今年的小寒节气就比较暖和,是近些年最暖的“小寒”了,根据老祖宗的经验,估计大寒节气就会比较寒冷,大家可要做好准备了。
③小寒不如大寒寒,大寒之后天渐暖。
这句话明确地告诉我们,小寒、大寒节气之间的一些规律。虽然小寒时天气已经很冷,但大寒时的寒冷更甚。
不过,这并不意味着严冬会一直持续下去。大寒之后,随着春天的临近,天气会逐渐回暖。这句话提醒我们,尽管冬季严寒,但春天终会到来。而且尤其是大寒节气以后很冷了,那么很快就会回暖。
④小寒大寒寒得透,来年春天天暖和。
这句谚语的意思是说,如果小寒和大寒都很寒冷,那么来年的春天将会比较暖和。即小寒、大寒节气非常的寒冷,那么来年开春回暖比较早。
这里蕴含着一个农耕社会的智慧:冬季的寒冷与来年的气候有一定的关联。寒冷冬季意味着来年春天的温暖,相反如果是暖冬的话,那么开春以后可能还会冷一阵子。类似的农谚“大寒猪屯湿,三月谷芽烂”。
⑤大寒到极点,日后天渐暖。
这句农谚就强调了大寒这个节气的极端性,当大寒达到最冷的时候,也意味着严冬即将过去,温暖的春天正在向我们走来。也就是说,送走了最冷的寒冬,天气很快就会暖和了。
综上所述,这些农谚都围绕着大寒和小寒这两个节气展开,描述了它们的寒冷程度以及它们与春天温暖的关系。如果大寒节气已经很冷了,那么后面就是立春了,不久后气温就会上升。
但如果小寒、大寒节气都不怎么寒冷,那么即便是立春节气到了,后面还可能会出现大的降温。不过也不用担心,即便是降温,也已经过了最冷的三九、四九天了,所以不会太冷,而且这样的天气不会持续太久。
而且尽管现代社会科技发达,天气预报精准无比,但这些农谚仍然流传于民间,被人们所熟知和引用。
这不仅是因为它们具有一定的依据,更因为它们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,深深根植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情感之中。这些话语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经验总结,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然现象的细致观察和深入理解的体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