忠臣是什么意思(漫谈何谓忠臣,何为奸臣?)
一般说来,忠臣,这是个好词,人们喜欢用这样的词去赞扬人,奸臣是贬义词,用这样词去批判人。
忠臣,什么是忠臣呢?
那得仔细辨别了。
忠,就是对某个主体一心一意,不怀二心的意思,一心为了这个主体好。
这样的解释还是不明确。不怀二心,这没什么歧义。歧义在于,什么叫做“一心为了这个主体好”。
首先,从“一心为了这个主体好”的“主体”角度来分析。即,第一需要讨论的问题是,忠的对象是谁。
当君主和百姓(天下)意志一样的时候,这个时候,忠的对象是没问题的。忠君,就是忠民。就是忠天下。
当君主鱼肉百姓,统治荒淫无道,搞得民不聊生,百姓意图造反的时候,那么,在这时候,是站在百姓的一边,共同反对君主,是忠呢?还是站在君主的一边,共同应付百姓起义是忠呢?(这里的“应对”有两层含义,一是采取打击的方式消灭起义,二是,站在君主的一边,劝谏君主采取仁政爱民措施,以缓和乃至瓦解百姓造反)。
所以,忠这个字,按忠的对象来说,可以有“忠君”和“忠民”两个分类。历史上所说的“忠臣”,一般是指“忠君”这个含义,即,他是君的臣。
如果把“忠臣”理解为“忠民”或者“忠天下”,那么这样的臣就是以民为君了。
其次,需要从“一心为了某个主体好”的“好”这个字的角度去分析。即,从“忠”这个字本身含义来分析。
下面以“忠君”为例来分析。
比如,古代有臣张三,其君主是王五,张三一心一意为了君主王五好。君主喜欢什么,他就去做什么。唯君主之意志是从,而从无自己的判断。
君主喜欢美食,张三去给他找天下最好的厨子和美食,即使君主爱吃人肉,他也去给找着吃。君主好淫乐,他就去网罗天下美女。即使这样的做的后果,可能会导致百姓造反而君主被杀害,当然也可能百姓没忍受到爆发的程度,而使君主最后能够寿终正寝。但是无论怎么样,这不是张三考虑的。张三所想的就是,只要是君主要什么,他就去做什么,竭尽全力满足君主的需求。而不考虑后果。
所以,当君主不喜欢贪官,想吏治清明的时候,他也竭力去反对贪官,为清明吏制而出谋划策。
请问,这样的臣(张三),是君主的忠臣吗?即,他的行为属于“忠君”吗?
当然,还有另一类君主之臣,君主做正确的事的时候,他支持。君主做错事的时候,他反对,劝谏,即使搞得君主很生气,恼怒,但是他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君主的统治稳固。这样的臣,属于忠君之臣吗?
总而言之,要判别是不是忠臣,需要考虑以下两个问题:
1.我们所认为的忠臣,是以忠君为标准,还是以忠民为标准?这个问题如果搞不清楚,很可能在判别上出问题,比如,以忠民的标准来判定的忠臣,但是以忠君的标准来看,则可能是叛贼、奸臣。
2.即使忠的对象是确定的,也需要确定“忠”本身的含义,以“忠君”为例,:不论君主对错,唯君主之命是从,为满足君主一切愿望(包括好淫乐等不良嗜好)而努力,是忠呢?还是君主对则服从,君主有错则力谏,才是忠呢?
我们要辨别忠臣、奸臣。首先应该有一个标准,而标准不明,就难以判别。所以,有了标准,忠臣可辨,奸臣也就可识别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