意愿是什么意思(能力和意愿之间的关系)

1.意愿。
一个人做任何事情,都得先有意愿,意愿是啥?
就是对一件事情的兴趣程度,感兴趣才会去了解,去参与,去做。意愿的高低决定了你参与的深度,意愿高,你参与的就深。
很多时候,我们做事情为啥提不起劲,就是意愿不够,意愿太低了,对这件事情不感兴趣,没到点上。
我们在工作中也是的,老板会喜欢什么人?首选意愿强的人,安排一个工作给你,你意愿不强,怎么做,你做不好的,因为你打心里就不想做,如果意愿强,你就会用心做,不管能力强弱,你都会做到一定的水平。
意愿也是一种心力,我们讲“念念不忘 必有回响”,坚定不移的瞄准一个目标,去做好它,就是强心力,强意愿的表现。
意愿也是一种主观能动性,也是一种自推力,自己发动自己去干,不用任何外力和因素来干扰。
2.能力。
能力是啥?简单点讲就是做事的本领。一个人的能力会体现在做事上,事能不能落地,能不能成,成得漂亮不,都是能力的体现。
能力有基础能力、特殊能力,比如说基础能力,就是智力、沟通、情商等等,特殊能力就是学科类的,比如数学、语文、逻辑等等。
能力强的人,是非常适合落地执行的,但是需要配合意愿。
3.意愿和能力的关系。
把意愿和能力交叉在一起就有四种情况:
无意愿、无能力
无意愿、有能力
有意愿、无能力
有意愿、有能力
这四种情况,在管理里面需要对应不同的人才要求。
比如说两无的,这类基本不是人才了。
无意愿、有能力的,可以发展他的意愿,看看是否是利益给得不够,或者方向没统一,价值观不合。
有意愿、无能力的,可以给予学习锻炼的机会,培养起来他的能力,能满足岗位或者工作的要求。
有意愿、有能力的,这类就是好的人才,要给予机会,让他承担更多的工作和责任。
意愿和能力的关系搞懂了,能很好的做好人才的管理和分配。